包頭市正覺寺舉辦“丹青映禪心”書畫筆會以藝術交融推動佛教中國化-昆都侖區(qū)人民政府
6月11日,包頭市正覺寺內翰墨飄香、禪意盎然,一場以“丹青映禪心”為主題的書畫筆會在此舉行,由正覺寺住持法隆大和尚倡導,吸引了來自宗教界、藝術界的10余位書畫家與僧眾參與。筆會以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為紐帶,通過書畫創(chuàng)作與交流,探索我國宗教中國化在藝術領域的實踐路徑,成為宗教與文化...
http://wx.qlogo.cn/mmopen/Iv1icKsVvQ34Ge7iabrbl7wE3mPMibWb49X1ibYAXmLQU4bbmo07zepxAh9qNprev2Z656iagtfQicxGkAicAepTDxnTNTouyWhzZN0/64
6月11日,包頭市正覺寺內翰墨飄香、禪意盎然,一場以“丹青映禪心”為主題的書畫筆會在此舉行,由正覺寺住持法隆大和尚倡導,吸引了來自宗教界、藝術界的10余位書畫家與僧眾參與。筆會以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為紐帶,通過書畫創(chuàng)作與交流,探索我國宗教中國化在藝術領域的實踐路徑,成為宗教與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動范例。
筆會現(xiàn)場,禪意與藝術交融,共繪文化同心圓。僧眾與書畫家們或伏案揮毫,或駐足觀摩。法隆法師以行草題寫“明心見性”,筆力遒勁;要紅霞老師則以水墨繪就《風調雨順》,象征民族團結。藝術家們以“禪”“和”“仁”等傳統(tǒng)文化意象為靈感,創(chuàng)作出50余幅書畫作品,涵蓋書法、山水畫、花鳥畫等多種形式。
筆會中,書畫家與僧眾圍繞“如何用藝術詮釋我國宗教中國化”展開討論。大家一致表示:“書畫是中華文化的符號,既展現(xiàn)藝術之美,又傳遞宗教與中華文化共通的價值觀,將佛教的“空靈”意境與國畫的“留白”技法結合,創(chuàng)作出兼具宗教哲理與藝術美感的作品。這種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,為我國宗教中國化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?!?/p>
今后,正覺寺將繼續(xù)以文化為紐帶,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,為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貢獻力量。